淮安

首页>地方频道>淮安>要闻

淮安经开区集成推进产业转型升级

  原标题:聚焦全生命周期 强化全链条改革

  淮安经开区集成推进产业转型升级

  7月17日,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鹏鼎控股合作再上新台阶,双方正式签署协议,联合建设淮安经开区PCB产业链科技园,围绕鹏鼎控股的产业链、供应链及生态链,凭借鹏鼎控股在PCB行业全球龙头地位,协助经开区招引产业上下游企业落户园区。园区建成后,将成为全国PCB产业重要生产配套基地,助推淮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。

  从今年起,经开区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,聚焦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,强化全链条集成改革,明确实施强基强链、攻坚突破、梯次培优、创新赋能、提质增效“五大工程”,计划用3年时间,实现产业的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,努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。

  强基强链推进产业集群化

  新冠肺炎疫情让所有人意识到,产业链、供应链的稳定、安全,是产业转型升级、推进制造强区建设的关键。“产业链集群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生产力,让我们的钢片和背胶订单大幅度增加。今年1-6月份,我们订单达到1822万元,同比增加92%。”淮安市东旭达五金粘胶制品有限公司厂长助理李锐介绍。东旭达订单的大幅增长,离不开产业链下游龙头企业庆鼎精密电子(淮安)有限公司的订单增长。随着庆鼎电子的飞速发展,东旭达的开票销售和入库税收猛增,呈倍数增长。

  经开区坚持集群集聚、优势互补、错位发展、重点突破,以规模化、集群化、高端化为目标,聚力打造“2+N”产业体系,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2个主导产业,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、盐化新材料、生命健康产业等N个特色产业。今年1-6月份,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应税开票82.55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17.27亿元,增幅26.46%,仅庆鼎电子的应税开票增量就达到8.21亿元。

  摸清产业“家底”,编制产业链关键节点项目招商目录;围绕产业链痛点堵点,推出产业链架构图;聚合土地、资本、劳动力、科技、数据、能源等要素资源,围绕发展所急所需,持续加大投入,出台“硬核”支持措施,为企业发展降本增效,助推产业集群做大做强;通过平台公司介入,加速推动铸造中心、热处理中心、电镀中心、跨境电商贸易平台等建设;以龙头企业为引领,推动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、相互配套,形成产业链“内循环”……经开区频频“出招”,打出转型升级“组合拳”。今年1-6月,该区规模以上工业应税开票213.74亿元,同比增长30.95%。其中,“2+N”主导产业完成应税开票198.40亿元,占全区应税开票的92.82%,同比增长29.22%%。梯次培优推进发展优质化

  全周期企业培育,加速了经开区企业的做大做强,构筑了本土企业的创新发展新优势。“国家高新技术企业”“省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”“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……一个个招牌见证着江苏威博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在经开区18年的发展历程。威博正一步步成长为中国液压行业的标杆企业,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0%,目前正积极申报新三板精选层挂牌。

  为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支撑,近年来,经开区坚持两手抓、两手硬,在龙头企业扶持壮大上谋深度、在骨干企业培优培强上求突破,积极建立百亿企业和50亿企业培育库,坚持“一企一策”开展培育,该区成立了22个“1+1”专班,即1名区领导加1个专职部门服务团组成一个培育工作专班;积极加强列统企业培植,建立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,提供企业上市“一条龙”服务,加快形成龙头企业领跑、骨干企业支撑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跃进的梯次发展格局,促进制造业加速向中高端发展。

  今年1-6月份,经开区22户百亿后备企业完成应税开票155.75亿元,同比增长35.14%,拉动全区应税开票增长24.81个百分点。骨干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主动加大投入、技改扩能,2021年,该区实施投资超3000万元以上项目9个,计划年度投资14.98亿元,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8.91亿元。

  资源盘活推进发展集约化

  “我们混改后计划新增电力导线技改投资10亿元,2021年产值预计8亿元,预计年底完成扭亏任务。公司1-6月份应税开票19346万元,同比增长195.17%;纳税336.09万元,同比增长230%。应该说濒临破产的淮胜获得了‘重生’。”江苏南瑞淮胜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庆杰说。

  南瑞淮胜电缆是经开区低效用地盘活的一个生动例子。为全面盘活低效用地企业,发挥土地要素最大效益,经开区集全区之力向“亩均”要效益。该区全面摸清存量低效用地的底数,梳理具有代表性的低效用地企业和重点急需盘活利用的低效用地,分类制定盘活利用措施,由党工委、管委会领导班子挂帅攻坚,力争用3年时间,对现有低效企业实现全部清理盘活。截至目前,已腾退、盘活土地743.52亩,预计今年还能盘活土地500亩左右。

  此外,为推动主导产业核心技术创新,近年来,经开区积极实施高企培育行动,深度挖掘区内创新基础好、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,构建后备企业遴选—创新能力指导—申报认定辅导—政策支持引导的全方位、全流程、全周期创新主体培育机制,通过重点关注、梯次培育、一企一策,为企业绘就完整的“成长路线图”。截至目前,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03家,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71家,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0%。(记者 杭卫东 左文东 通讯员 李剑锋 彭锋 季婧 李龙平)

声明:本媒体部分图片、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:025-84707368,广告合作:025-84708755。
7447
收藏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