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安

首页>地方频道>淮安>文化

郑文英墓碑刻文惹争议

      日前,“淮水安澜”上一则与琉球国朝京使者郑文英墓相关的帖子,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和热议。一位来自东海的古琉球国人曾几何时出现在淮阴,时过境迁,如今琉球使者郑文英之墓在淮阴区的境况究竟如何?带着这些问题,记者进行了寻访。

  □晚报记者 彭智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 【走访】

  郑文英墓静静躺在黄河北岸

  早前,曾有热心读者打电话向记者询问,据网上传闻,淮安市淮阴区有一座琉球国使者的坟茔,墓碑文字被指存争议,是否确有此事?记者根据读者提供的线索和网上显示的地址,到实地进行了走访。

  记者从淮安市城南出发,不时便到淮阴区黄河边。跨过大桥,往黄河路王营镇东望去,但见紧邻绿柳遍植的废黄河北岸,是一片繁忙的街市。按照地图,郑文英墓就处于这闹市的一隅。然而,这里楼房林立,郑文英墓被掩映其中,并不容易寻见。在黄河东路与新街的交叉口,记者向路人打听后得知,郑文英墓就在新街图书馆后。新街,并不新,路两边的房舍甚为普通,淮阴区图书馆也并非想象中那样起眼。

  在新街和图书馆外,因为没有任何通向郑文英墓的指示标识,很难找到坟墓所在的具体位置。记者在安静的院落寻找可通行的路口,无意发现图书馆东可以绕行到后院。在记者眼前,是一段青砖黛瓦的围墙,中间一处洞门,紧锁的铁门挡住了去路。洞门上,刻有“墓园”二字,围墙上,左右两边各嵌一块墓园说明牌。透过铁门,只见一座肃穆整饬的墓茔静静地躺在这里,墓前立着一通斑驳的石碑,近两米高的挡墙围着坟茔,四周遍植松柏,绿树成荫。

  “郑文英墓历经沧桑,依托图书馆的文化氛围,在这里得到妥善保护,很少受到打扰,如今更是修葺一新。”淮阴区图书馆馆长蒋海军告诉记者。

      【探知】

  职务是“都通事”还是“通都事”?

  关于郑文英身份职务,有网友指出,墓碑上正文将“都通事”误为“通都事”。记者实地寻访发现,在郑文英墓茔前,立着一块斑驳的石碑,石碑上勒字记为:“琉球国朝京通都事讳文英郑氏之墓。”此碑并载有说明文字:“此原石半缺,民国二十五年里人重立,兴化金应元书。”

  关于碑上正文的贻误,网友“乘桴子”在博客发文指出,“此碑的‘通都事’应为‘都通事’。民国间人不解‘都’字制度背景,无足深怪。”

  对此,记者采访了淮安文史专家杜涛。杜涛告诉记者,这块墓碑是1979年调查发现,并最终确定墓主人身份的凭证。“乘桴子”所言属实,“都通事”才是郑文英的身份,“都”有“负责”或“担任”之意,“通事”在古代为翻译官,郑文英担任琉球国朝京的翻译使者与史实相符,而民国所书刻的碑文有误。

  记者在访问网友“乘桴子”博客时发现,“乘桴子”实为历史学者王瑞来网名。在一篇署名为王瑞来,且曾经发表于《中国文物报》的博文《琉球国朝京都通事郑文英墓说明文字指瑕》中指出,这种用法在宋代的官署名与官名中十分常见,如都作院、都教头等。日本早稻田大学的《琉球国中山王府官制》详细载有琉球国官制。于“协理府”下即设置有都通事、副通事和通事等官职。由此可见,在通事中,郑文英的职务级别较高,是翻译部门的负责人。 

      【指瑕】

  是“朝京”使者而非“国京”使者

  除了墓碑正文有误外,郑文英墓园墙上所嵌标识牌,与碑文的记载文字也有出入,也就是将“琉球国朝京”,漏字为“琉球国京”。

  在墓园院墙洞门左右两侧各镶嵌一块郑文英墓的说明牌,其中一块内容为:“琉球国京都通事郑文英墓。郑文英(1744-1793),又名大岭亲云上,祖籍福建长乐,明洪武二十五年,其祖先随闽地三十六姓人东渡琉球拓荒,带去中国的文化与先进技术,到郑文英已经是十五世。清乾隆五十八年(1793)一月二十三日,郑文英奉使来贡,于十一月十四日病逝途中,安葬于王营清口驿站(今淮阴区图书馆后院)。”

  标识牌还提到,郑文英墓1980年被原淮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“淮阴县文物保护单位”,1987年被原淮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“淮阴市文物保护单位”,1995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“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”。

  “院墙上标志牌与民国所立墓碑刻字出入,漏掉动词‘朝’字后,其中‘国京都’三字连在一起,在断句上让人混淆。”杜涛告诉记者,“‘琉球国京都通事’几个字,因‘国’、‘京’、‘都’三字放在一起,按阅读习惯,极易造成误读,给人以‘琉球国的京都’的误解。实际上,两字应该分开,‘京’是‘朝京’的漏写,‘京’指北京,而非琉球国京城,‘朝’有‘朝觐’之意。”

  王瑞来指出,如此标识误解了原本是动词的“都”字,这样,与“京”字连成“京都”一词便传达给人一个错误信息——郑文英是琉球国京城的通事。“实际上,他是大清附属国琉球来京朝拜者,官职为都通事。”

  杜涛查阅地方志后告诉记者,《王家营志·古迹》中有记载,“琉球通事郑文英墓在彤华宫后,有碑,旧题‘琉球国朝京都通事郑公文英之墓’。旁书‘乾隆癸丑十一月十四日卒’。”按照史实和文献记载,旧题“琉球国朝京都通事郑公文英之墓”才是最准确的。

  另外,院墙所嵌说明中,“此墓是中日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”一语的表达,也引起了较大争议,王瑞来称此语“欠妥当”。他认为,“郑文英来朝之乾隆年间,琉球尚未为日本所吞并。日本吞并琉球国设冲绳县,是在郑文英来朝的100年后。因此应当历史地看待,不当以今日的情况为基准称作‘中日两国友好交往’。”

      【考证】

  郑氏原是福建三十六姓后裔

  郑文英作为琉球国使者道卒于淮安,使淮安与琉球发生并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关系。那么,郑文英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身份和历史事实,在淮安又有哪些事迹?

  杜涛告诉记者,他查阅了包括《淮阴风土记》在内的文献资料,都没有发现相关的记载。有稽可考的,仅存于《王家营志》之中,“《县志》曰:文英奉使入贡,道卒,葬此。按:邑人蒋堦《甦余日记》:琉球贡使约数十人,正使耳目官一名,都通官则文英,固正使也。又按《东华录》:乾隆五十八年癸丑,是岁,朝鲜、琉球诸国来贡。碑上半缺。”从文献可知,郑文英作为琉球国入贡使者,于清乾隆五十八年(1793年)赴宗主国朝觐入贡,在前往北京的途中,十一月病逝于淮阴,安葬于当地。由于墓地位于一个图书馆的后院,因而历经风雨,却意外地免遭于毁坏。

  王瑞来在文章里根据郑文英墓的说明,概见了这样的历史事实,“在明初的福建,有大量移民东渡琉球,在那里开发生息。郑文英祖先跟随的闽地三十六姓,仅仅是大量移民的一隅。这让我们可以想象的是,古代琉球国的经济繁盛与文化兴隆,实在是有着中国大陆移民的功劳在。”

  关于郑文英的身份职务,王瑞来考证,“明清时期的日本、琉球等地设置有汉语翻译,叫做‘唐通事’。唐通事以庆长九年(1609)长崎的冯六宫为始。这种唐通事由通晓日语的中国移民担任。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,唐通事成为世袭的职业。因此,从明初移民到郑文英已经十五世,并且有了琉球人的姓名,依然未忘母语。这固然有职业世袭的因素,但似乎亦可窥见,在琉球的中国移民,大约也有类似唐人街那样的华人社区。这在客观上也构成了维持汉语不忘的语言环境。”

  如今,随着文物级别的升格,墓地不断得到修葺。郑文英若地下有知,当感欣慰。

声明:本媒体部分图片、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:025-84707368,广告合作:025-84708755。
11239
收藏
分享